探索

科學家發現新測量法:有望解開大爆炸宇宙論最後疑難

「大爆炸宇宙論」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其主要有三大觀測支持,分別是哈勃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原初元素丰度。

但關於大爆炸宇宙論還有一些疑點,就是元素鋰丰度問題。

理論上,鋰和其他的輕元素,包括氫和氦,被認為是在宇宙誕生之後短時間由原初的核反應過程所形成的。現實中,對宇宙中氫和氦丰度的測量結果和理論預言精確相符,唯獨鋰丰度只有理論預言的三分之一。

關於宇宙鋰丰度問題,科學家們眾說紛紜。但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有望就解開這一宇宙之謎,它為測量宇宙鋰含量帶來了新方法。

研究中,科學家們在天文望遠鏡上設計安裝了一台獨特的光譜儀,該光譜儀能夠測量白矮星發出的光有多少。隨後用它來探測兩個形成於90億年前的白矮星。

白矮星是演化到末期的恆星,其主要由碳構成,外部覆蓋一層氫氣與氦氣。但其周圍仍有可能環繞行星,而科學家就在這兩顆白矮星周圍發現了類似於行星的大型天體殘骸。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分析,他們首次識別並測量到這種天體殘骸中的鋰和鉀元素,如果宇宙中有足夠多的類似天體,那麼就能解開宇宙鋰丰度的問題了。

科學家發現新測量法:有望解開大爆炸宇宙論最後疑難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