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攻略

全軍破敵 三國 新人外交方法與建議

撰文:帥老公和小嬌妻

全軍破敵 三國 新人外交方法與建議

不涉與邪道玩法,不針對某個派系給出最優解,而是希望說說每個派系都可應用的通用方法以及一些小建議。

適用難度:雙極難與以下(雙傳奇也能用但是雙傳奇還是騷操作好打一點)

外交–外交做得好很多時候比戰爭都重要,外交的目的不是要取得最可靠的盟友,更重要的是要讓別人不主動打你。這樣你可以集中兵力打地盤,做大做強。外交策略不一定是遠交近攻,由於玩家初期一般只有且只負擔得起一支滿編軍隊,更重要的是與自己的後方勢力搞好關係。三國全戰的外交事件並不是完全隨機的,玩家讀同一回合的存檔,如果外交上做出同樣的行為,之後會發生的外交事件是完全一樣的,誰誰誰會向你宣戰,誰誰誰主動跟你簽條約。我們可以猜測,AI的行為是一種不包含(偽)亂數的計算,這也讓外交難度大幅下降,能找到一定的規律。我從帝國開始玩全戰,補了中世紀2,平心而論,三國全戰的外交系統絕對是歷代全戰集大成者,比錘2都有很大進步。記得帝國可以反復賣軍事通行權,因為可以隨便取消沒有什麼懲罰;錘2的外交繁瑣而且略為雞肋。我認為全戰三國的外交系統不僅是全戰之最,比起隔壁三國志的也要強得多(同盟等於互不侵犯條約,也太差了),自我感覺比文明帝國6也要稍好。寫這一個方法主要是希望能説明新人度過最開始的難關,遊戲時間1000h+,不算很高,只是寫一點經驗。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外交貨幣:態度和名望

外交態度:外交關係的量化

增加外交態度的行為:與之簽署外交條約:貿易協定、互不侵犯協定、軍事通行權,或與之組建聯軍(或是加入聯軍),收其成為附庸;與該派系的敵人開戰以及處決敵方將領;釋放該派系或該派系友好派系的將領。

降低外交態度的行為:宣戰、毀約、與該派系的敵人簽署條約以及釋放敵方將領。處決該派系或該派系友好派系的將領。

外交態度大體上即代表了該派系願不願意與你簽署條約,會不會主動攻擊你。

當你想要攻擊某個派系的時候,要注意與之交好的派系是哪些,跟這些派系簽署條約可以比較有效地防止被齊宣。例:如果在不簽署任何條約的情況下跟高幹、張楊開戰,不好意思,他們的河北最強老鐵袁紹也大概率會對你重拳出擊。

同時,有計劃地與某些公敵派系開戰,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派系的外交態度。如天命的黃巾軍(漢帝國對黃巾軍是同盟戰爭,與盟軍敵人作戰還會加外交信譽),190的鄭姜、董卓,以及袁術(河北袁紹和他的老鐵高幹、張楊會感謝你,孫堅好感度會下降)。向誰宣戰是做好外交比較關鍵的一點,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全民公敵。

外交名望

外交名望是獨立於外交態度的外交貨幣。基於外交特性,AI派系對外交態度和外交名望的看重度和權衡各不相同。外交名望低的時候,玩家在外交方面基本舉步維艱。董卓開局即是兩面三刀的外交名望,玩家幾乎不可與任何派系議和,但是AI董卓總是能提出要一堆東西,還收你當狗。提升外交名望的方法不多:與同盟敵人作戰(必須是同盟戰爭);拒絕最後通牒;有派系向附庸宣戰時選擇幫助附庸。減少外交名望的行為:毀約開戰(簽署條約十回合後只撕毀條約不開戰則不扣,十回合內毀約會扣)。儘量保持外交名望不會太低,偶爾毀約不會有大礙,幾回合後會漲回來。

派系與聯盟實力

派系軍事能力強大則AI更願意與你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和軍事通行權,與當你的附庸。有桀驁不馴外交特性的派系則相反。

戰略威脅

隨玩家派系地盤的擴大,玩家派系對所有其他派系的外交關係會有相應減益,算是幕府2的包圍網機制的縮小版,設計目的也很好理解,不可能讓玩家無懲罰地肆意擴張,也是在變相增加遊戲中後期難度。稱帝後有明示的和隱藏的外交減益,1.與其他稱帝勢力的外交關係會大幅下降;2.與其他勢力的外交條約將更難簽署。

外交特性

除玩家派系以外的派系,其領袖會有獨特的外交特性,進入外交介面時,點開其他派系,其領袖下方會有具體描述。有幾個相當特別的領袖要單獨指出:

劉備:外交關係好的時候幾乎絕對地遵守簽署的一切條約,不會主動毀約,而且外交關係特別容易搞好。為皇叔打call。

曹操:背刺王。不在乎跟你簽了什麼條約,即使玩家實力強於曹操,且外交關係良好,曹操依然可能對你宣戰,主要是怕你做大做強。

劉表:軟柿子。前期很強,但基本發展不起來(偶爾能成為狗王),同時比較害怕跟強大派系打仗,戰略威脅一用一個准。

孫堅:比較堅定地遵守條約,但孫堅多半會因事件而死,孫策都是背刺之王,吳夫人擅長隔著長江黃河向你宣戰。孫策做附庸容易反叛。

孔融:外交關係差並不影響孔融和你簽訂貿易協定。

韓遂:背刺王,反復無常。玩家派系的馬騰與韓遂的同盟幾乎總是不能長久,如果你的馬騰剛好經歷一場大戰,兵力損失殆盡,韓遂大概率會解除同盟,如果幾回合後玩家依然兵力較弱,韓遂就會背刺你,無關外交態度。

孔融:之前有挺多人吐槽孔融背刺的,建議跟孔融保持貿易協定,孔融的貿易協定優先性非常大,比其他條約(附庸條約)大多了。孔融經常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和軍事通行權,但是我還沒見過他主動撕貿易協定。

領袖為桀驁不馴特性的派系,戰略威脅帶來的外交態度減益大概是x2.5,且難以收為附庸。

派系領袖與附庸

我一般收附庸除了有-100外交點數的,其餘的能收都會收,回合金、現金都給滿,加上自治保障和一些垃圾寶物。不要害怕給太多回合金,附庸上貢的錢跟給到+15的回合金一般差不了多少,十回合後就是淨收入了。

比較難收為附庸的派系(不使用戰略威脅也不宣戰,且中後期大概率還活著的派系):劉表、劉寵、劉繇、袁紹、公孫瓚、董卓、劉璋、曹操、鄭薑(不能收),因此不用想著跟這些派系特別搞好關係,最後收作附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以打到服,沒有必要刻意照顧這些派系的外交態度,但是同時也要防止他們對你宣戰。

袁紹很難收作附庸,但成功以後很少獨立(錘到他服),因為其外交特性有重視諾言。

如何凝聚附庸

  1. 首先就是要保證自己的實力一定比附庸強,而且不是只強一點(附庸劉備不用考慮這一點,劉備只會外交請求你讓他獨立,不會暴力反抗)。AI會評估你與他的實力對比,然後再根據他的外交特性來決定獨不獨立。

例:孫策拿了大半個南方,依然願意被你收作附庸,你有六個滿編,他有四個。這時候玩家能收孫策做附庸,可能是剛好過了某個外交閾值。假設你收他做附庸,外交態度+45。一回合後你與其他派系發生大戰,兩支軍隊減半(甚至你解散兩支軍隊),這時候孫策大概率會獨立。因為你們的實力相近,而且孫策的特性是輕視外交態度,著重自己的利益,自然要獨立。

  1. 與某個派系交戰的時候,可以在打了兩三回合之後讓附庸向其宣戰,與你開戰會降低該派系與你附庸之間的外交態度,之所以要打兩三個回合,是因為外交態度變化並不是即時的(當回合改變),而是需要過一回合才能變化,當回合變化的是外交態度傾向。這樣可以製造出一個玩家派系與附庸的公敵,消滅該派系以及處決武將可以順帶增加附庸的外交態度。
  2. 讓附庸確實需要你的保護。當你收下某個附庸的時候,會強制你用外交通牒迫使其他派系與你的附庸停戰(除非你倆都與某個派系在開戰)。強制不可與你交戰的派系不用通牒。

例:你是劉備,在和鄭姜、張燕、董卓開戰,陶謙是你的聯軍盟友。你收孫策為附庸,孫策與鄭姜、董卓在開戰。那麼你只會給張燕下外交通牒,而孔融附庸前後都與董卓處於戰爭狀態。

這會導致一種情況:附庸前的孫策可能處在水深火熱當中,其他AI有五隊滿編等著要搞他,但被你收作附庸之後只有一對滿編是他的敵人。AI對戰略局勢的評估會迅速變化,即,他成為你的附庸是為了尋求保護,但成為附庸之後又馬上不需要保護了(等他的軍隊補好員)。附庸不能自主開戰,如果該派系剛好又是個戰狂或者逐利領袖,那麼馬上獨立幾乎是必然的(因為獨立可以對你宣戰)。

孫策兩點都佔了,所以很容易背刺。

讓附庸始終有敵人會削減他的獨立傾向。多讓附庸宣戰,如果不想附庸佔地盤就多使陰招,比如不支援作戰。因為附庸獨立會向你宣戰,且與之前的敵人保持戰爭狀態,AI會覺得不划算。AI對地理關係的考慮不大行。

例:馬騰和孫堅處於戰爭狀態,孫堅也沒有出兵攻打西北,但馬騰如果敵人過多,依然會送錢給孫堅求和。所以,即使你收了馬騰做附庸,同時你和附庸與孫堅在開戰,馬騰依然會顧慮到孫堅而不會鬧獨立。

重點:就目前我的遊戲體驗來講,漢獻帝純粹是個雞肋(最重要的是皇帝會逃走),漢帝國附庸帶來的收入並不大,但會帶來嚴重的外交減益:拿了漢獻帝後想要收其他附庸或者是簽署一般的外交條約會較之前困難很多。首先是擔任漢相帶來的全派系-20外交關係,其次我推測是漢帝國實力太弱,基本所有派系與它的外交態度都為負,這導致所有派系都想侵吞漢帝國,這對作為宗主國的玩家開展外交很不利。

外交條約

貿易協定

在雙方都具有空餘商路時可簽訂。

貿易協定生效期間宣戰也會減少外交信譽。

貿易協定就是搞錢用的,值得注意的是,AI也會取得相應的貿易收益。如果有附庸,那麼與自己的附庸簽署貿易協定收益一般更高(附庸的貿易收入會上交20%給宗主國)。一般來講,能簽貿易就要簽貿易。

擁有港口城市,即默認第一個建築為港口的城鎮,或是商港漁港,可與同樣有港口的派系簽署貿易協定(在派系外交已開的情況下)。遊戲前期多簽署一個貿易協定帶來的收入都是巨大的。因此,擁有至少一個港口城市對前期經濟有很大幫助。

互不侵犯條約

雙方不可宣戰,實際上是一種軟條約,任何一方都可以毀約強制開戰,玩家毀約減外交信譽。不要以為簽了互不侵犯條約,對方就一定不會向你宣戰了。AI可能毀約的情況:你打了他聯軍裡的朋友(河北老鐵),朋友請他開戰;外交態度過低;你太弱了,AI覺得打你有好處(韓遂);就是賤(曹操)。

軍事通行權

允許你的軍隊通過AI的領地且不降低外交態度。我們都知道AI的軍隊並不在意是否有軍事通行權,即使沒有,他們也還是會在你的領地亂竄且不受懲罰,所以軍事通行權是單向的。軍事通行權可以大幅增加外交態度。軍事通行權是互不侵犯條約的升級版,簽署後默認同時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聯軍

聯軍是半強制契約,聯軍成員只可請求盟友參戰,而不是強制。強制的是:不可對聯軍內盟友與其附庸宣戰,除非退出聯軍。不強制的是是否同聯軍盟友的敵人開戰。進聯軍的好處是,聯軍盟友不會對你宣戰,除非他們先退出聯軍。壞處當然是你也不能隨便對他們宣戰。

軍事同盟

軍事同盟如果發起了同盟戰爭,是具有強制性的,玩家不能隨意停戰,通常的情況是不死不休。但是同盟戰爭經常可以用來刷外交態度,比如還在山東的劉備與你是軍事同盟,你在河北,但劉備執意要向遠在巴蜀的賈龍發起同盟戰爭,這時候你可以同意,增加劉備好感。但是你不用出兵巴蜀打賈龍,這樣賈龍的外交態度只會降低宣戰的那一點。等過十幾個回合,劉備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的行為有多搞笑,主動與賈龍議和,這時候玩家同意議和,那麼劉備的好感度會上升,賈龍的好感度會大幅提升。

綜合建議

一定要給自己的擴張路徑做好規劃。貿易協定非常重要,如果要攻擊已與你簽訂貿易協定的派系,最好保證有其他派系可以補上這個貿易空位,貿易在前期經濟中非常重要。互不侵犯條約和軍事通行權不能亂簽(以防你想要主動宣戰,或者不想與該派系的敵人交惡),也不能憋著不簽,簽條約並不是信任AI會遵守協定,而是為了簽條約增加的外交態度。

例:高幹跟袁紹是好基友,你與袁紹和張楊、高幹簽署了一系列條約,並打倒了董卓。袁紹和張楊的好感度已經100+。在你班師回太原後,想把張楊給吞了。於是你撕毀條約滅了張楊,此時袁紹的好感會猛減,但依然會是正的,不會猴急地向玩家開戰,開戰與否的主動權還掌握在玩家手裡。當然,張燕可能背刺。

例:你是鄭薑,拿了太原城鎮後不知道向東還是向西擴張;

權衡:

向東擴張好處:可以有效遏制公孫瓚和袁紹的擴張(打得贏的話);

壞處:袁紹可能會拉起一堆盟友,公孫瓚有趙雲,都不好打。

此時的外交策略:不與張楊、高幹等簽署任何條約,迅速打掉,跟張燕交好(從張燕打起也行)。

向西擴張好處:董卓軍力不算太強(一般董卓不會將軍隊都堆在北方,比河北還是好打一些,而且萬國草,加外交態度),AI張遼一般點不出貞義,硬仗只有呂布。

壞處:呂布,獻帝。沒錯,獻帝目前是減益buff,拿了降所有派系外交態度,加上鄭薑的派系減外交關係,拿了獻帝幾乎註定會被齊宣,而且現在獻帝必跑,不是穩定的經濟來源。也可以走西河-安定-朔方-金城,只佔大西北,放過獻帝。

此時的外交策略:高幹、張楊、張燕、袁紹能簽什麼條約就簽什麼條約,跟河北一幫子人都搞好關係,能被邀請進聯軍最好。先佔領西北,有一定實力後再來河北亂鬥(鄭薑只要能收到一波貢奉基本就穩了)。

Tips:開局比較強,儘量不要惹的派系(在你拉起一支能打滿編的軍隊之前):劉備(劉關張太強了,而且AI劉備會迅速拉起一隊滿編民兵);孫堅、劉表、袁紹、袁術,均是祖產3000(劉表不是,但兩個附庸有1000+上貢),AI基本能一回合拉出滿編。袁術是這幾個裡面最弱的,因為武將垃圾。

補充一點,打到稱帝了前期外交沒做好的話,可以把軍隊準備好,小勢力挨個威脅收附庸。(反正他們最後都要打我們,不如先下手,不接受就馬上滅了)另外的兩個稱帝勢力一般會在幾個回合後攻擊我們,趁這幾個回合穩定後方,消滅小勢力可以讓之後搶帝位很輕鬆。P.S 194呂布也是可以做外交的,雙傳奇通了兩次,第一次莽過,第二次做了做外交,全圖基本綠臉,還收了很多狗。開局回頭打曹操,然後打鄭姜-何儀-袁術(袁術稱帝後)可以得到很多勢力的好感。經常賣糧給袁紹和劉表(中期後他倆都缺糧),可以賺很多錢,而且可以防止這兩個勢力向我們宣戰(其實只要給糧就可以防止被宣,但有點欺負AI的意思,不如公平交易)。194還是太簡單,外交環境比190要好很多(雖然打仗挺難的,基本得一個滿編想辦法對付兩個半滿編才能破局)。收狗的時候要注意看狗在跟誰開戰,我一般只收開戰少而且都是小勢力的狗。因為收附庸要自動下通牒,不僅降低一些勢力的好感,還容易開戰。收到比較和平,到處簽條約的附庸則會大幅上升友好勢力的好感,外交瞬間一片綠臉。那種全民公敵就不要收了。

全軍破敵 三國 攻略彙整目錄

Back to top button